□ 劉瑞 李丹
在中國北方大地上,有一條浩蕩的河流,她的名字叫黃河。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。今天,我要鄭重地講述千河——黃河的孫女、渭河的女兒的故事。
千河由西北流經寶雞市的隴縣、千陽、鳳翔等縣區,在陳倉區的馮家嘴注入渭河。因流經千山腳下,故名千河。
千河是一條古老的河。秦襄公沿千隴河谷開始了艱難的攻戎東擴戰爭。公元前763年,秦文公親率將士,借“東獵”之名沿著廣闊平坦、土地肥沃、物產豐饒的千河谷地,在“千渭之會”建立都城。秦國國君看到千河兩岸的秀麗風光,有感于創業艱難,遂作詩以記之,后刻詩于石鼓上,那就是有名的石鼓文。石鼓文中記述:周秦時千河河水充沛,水勢盛大,魚類眾多。由此可以看出,千河是早先秦人的重要居住、活動地,是秦的發源地。
我的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千河沿岸。
小時候,聽爺爺、奶奶講:“千河脾氣不好,暴發洪水時,兩岸村莊和農田瞬間被淹沒,百姓流離失所。遭遇旱災時,千河卻無水澆灌農田,民國十八年的特大干旱,致使莊稼顆粒無收,廊檐屋下餓殍滿地?!?/span>
長大后,一位搞水利的叔叔告訴我:“從遠古時期,人們就積極治理千河。大禹曾引導先民疏導千河,后來,西漢、三國、唐朝和清代時期,多次對千河進行整修,可這些都沒能改變千河夏澇冬旱的頑疾?!?/span>
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,十萬大軍開始修建馮家山水庫。那時,寶雞市13個縣區的十萬民兵和技術人員會戰在千河峽谷的拐彎處馮家山腳下,車拉肩挑,土法上馬,茫茫群山手中開,巍巍大壩腳下起。為了修建水庫,有人受傷致殘,有人犧牲了性命,有人10個月沒有回過一次家,有的姑娘咬著牙哭著也要把架子車拉到大壩上,那一幕幕熱氣騰騰的勞動場面震撼人心,那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催人淚下。
當時,我的父親也參與了馮家山水庫建設。記得有一次我去塬上走親戚,正逢親戚家的村子澆地,看到一渠渠清水流到麥田,我逢人就說:“這水是千河里的水,它是千河流到馮家山水庫里的水,那個大大的水庫還是我爸爸修的?!庇浀谜f那話時,我是多么地驕傲和自豪。
多年后,我做了千河的守護者。因為千河,我理解了水利工作者的意義和價值;因為千河,我感受到了黃河和渭河所蘊藏的力量和智慧。千河——黃河的小孫女,你骨子里激蕩的是黃河兒女的深情大愛。
如今,千河變成了千湖,變成了聚寶盆。它既實現了城鄉供水、農田灌溉、水產養殖,也實現了旅游觀光和生態保護。她用愛的瓊漿玉液滋潤著周原大地上的萬千兒女,她的豐功偉績和純潔之愛怎能不令人感動呢?
千河,我的母親河,您是歷史的見證者,您是文明的創造者。一江千河水,千古悠悠情,我和所有被您養育的寶雞人民將一起,竭盡全力守護您,除了讓您青山如畫,綠水長流,生生不息,更要見證這片神奇的山水,由貧瘠山川變為金山銀山的過程,讓我們永遠在您的懷抱里共享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、生活之美!
?。ㄗ髡邌挝唬簩氹u市馮家山水庫管理局)